教會是神的國嗎? (Dr. Steve Chin)

這個問題在網絡找,可能會有許多答案。有些人認為教會和神的國一點關係都沒有,但也有些人認為神的國就是教會 (Ferguson, 1989, p. 67)。一直以來我們教會的教導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一個很肯定的「是」,也就是說教會就是神的國。但隨著時間和時代的變遷,有些門徒開始懷疑諸多以前所謹守的信念,甚至接受教會和神的國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說法。隨著人的成熟,我們發現許多事情和想法不應只是「有」或「沒有」,甚至「是」或「不是」的粗暴簡單。反而,我們可以明白更多當中的細節,以增加我們對屬靈的事情更了解,對神與祂的國度更認識。今天,透過經文的探討,我們將清楚看到教會的確是神的國,但同時,神的國不只是教會。

舊約的線索

「神的國」的字眼與概念在舊約裡並不很明顯。但在猶太經典《塔木德經》詮釋舊約的經文中 (以賽亞書40:9-10,53:10, 彌迦書4:7),卻有提到彌賽亞將會掌權於祂所建立的國度 (Zenos, 1894, p. 38)。以下另有一段經文,對神的國的到來,可以提供一個重要的歷史線索:

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,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,永不敗壞,也不歸別國的人,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,這國必存到永遠。(但以理書 2:44)

相信大家對但以裡解的夢都有些印象。這段經文解釋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夢,也就是說在羅馬帝國的時代,一個「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」(但以理書 2:45),也就是主耶穌,將會顛覆一切屬人的國度,建立祂自己的國度,直到永遠。根據這段經文,夢的預言明確指出,這事將發生在羅馬帝國的耶穌時期 (O’Neill, 1993, p. 132)。換句話說,在主後的第一世紀,神必「另立一國,永不敗壞」,並且「這國必存到永遠」。讓我們看看新約如何驗證:

新約的實現

透過聖靈的感動,施洗約翰最先開始傳講;「天國近了」(馬太福音 3:2)。但當耶穌開始了祂的使命,祂仍然還是繼續說;「天國近了」(馬太福音 4:17, 10:7, 馬可福音 1:15,路加福音 10:9, 11)。無論如何詮釋,「天國近了」的時間點,絕不可能太久遠,更也是在羅馬帝國的時代。但是,耶穌的到來並沒有開立了神的國。甚至耶穌死了之後,亞利馬太的約瑟也還在等神國的到來 (馬可福音 15:43)。直到耶穌復活之後,門徒竟然還在問:「主啊,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?」(使徒行傳 1:6) 。這次就不一樣了,耶穌終於給了門徒一些有關神國的提示:在耶路撒冷等待,聖靈的大能將會降臨在他們的身上,並且他們的使命是要將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全世界 (使徒行傳 1:8)。這使命也應驗了以賽亞書 2:2-3的預言。接下來在使徒行傳的第2章,我們看到了新約教會的開始,也就是神的國大有能力的來到了世界。正如 Ferguson所說 (1989, p. 70),教會正是神的國的「表示」  (manifestation)。

其他新約的線索

我實在告訴你們:站在這裡的,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,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。(馬太福音 16:28,馬可福音 9:1)

使徒之中,除了猶大死了,其他門徒都在五旬節的時候,看到聖靈大有能力的臨到了他們。這時間點也正是在羅馬帝國時代,應驗了但以理的解夢。

我還告訴你:你是彼得,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,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。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,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,在天上也要捆綁;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釋放。」(馬太福音 16:18-19)

耶穌就是那磐石,但天國的鑰匙卻是交給了彼得。鑰匙是用來開門進入一個特定的所在,也就是說彼得將掌握進入神的國的方法。回到之前所提的使徒行傳的第2章中的五旬節,當聽眾都在問怎麼辦的時候,彼得在眾多人面前講述了如何進入神的國:「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。」 (使徒行傳 2:38) 。彼得這鑰匙也呼應了主耶穌對進入神的國的要求:「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」 (約翰福音 3:5)[1] 。結果是,透過彼得所提供的鑰匙,當天有三千人 (使徒行傳 2:41) 受洗加入了教會,也就是進入了在世上的神的國度。當然,神的國度也不只是在這世上的。以下會另做說明。


[1] 如果需要進一步確認約翰福音3:5是在講受洗的,請參照提多書3:5。另外,猶太人對潔淨的認知,離不開在 Mikveh 池水裡浸泡過。受洗的原文 baptizo 也是浸泡的意思,故此受浸是比較貼切的翻譯。

教會中的門徒已經在神的國度裡

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,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;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,罪過得以赦免。(歌羅西書 1:13-14)

這段經文很明顯地教導門徒已經被「遷到他愛子的國裡」。這跟我們的「罪過得以赦免」有絕對的關係。不容置疑的,這段經文否定了神的國只關乎我們復活升天之後的一說。總而言之,神的國已經到來,我們已經在這國度裡了。以下更多經文可供佐證:

又使我們成為國民,做他父神的祭司。(啟示錄 1:6a)

我約翰,就是你們的弟兄,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、國度、忍耐裡一同有份 (啟示錄 1:9a)

又叫他們成為國民做祭司,歸於神,在地上執掌王權。(啟示錄 5:10)

毫無疑問,以上幾段經文,皆表示了我們已經「得了」神的國,已經是「國民」了。神的國不只是將來的事,更是現在的事。

提問:神的國明明是看不見的,怎麼說是教會呢?

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,耶穌回答說:「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。人也不得說『看哪,在這裡!』、『看哪,在那裡!』,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。」(路加福音 17:20-21)

請注意,教會不是一棟棟建築物,也不是一堆堆的人,而是一群被呼召而得救的靈魂,因此,教會確實是一個屬靈的國度。另外,「你們心裡」的原文又作「在你們當中」或「你們中間」。這代表神的國的確是看不見的,但同時又是在眾人之間的一個屬靈事實。換句話說,教會是一個由得救的靈魂所組成的團體,將來也會隨著主得永生,在神的國中直到永遠。以下的經文可以窺探到神的國不只是沒有實體,同時也不被時間所約束的。也就是說,神的國自從創世開始,直到永遠,都已經存在的,只不過是到現在才「表示」“manifest” (Ferguson, 1989, p. 70) 了出來。神是永恆,祂的國也是永恆的;神是屬靈的,祂的國也是屬靈的。另有以下經文可供參考:

耶穌回答說:「我的國不屬這世界。我的國若屬這世界,我的臣僕必要爭戰,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。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。」(約翰福音 18:36)

弟兄們,我告訴你們說,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,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。(哥林多前書 15:50)

神的國超越時空

這樣,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。(彼得後書 1:11) “and you will receive a rich welcome into the eternal kingdom…”

唯有本國的子民,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裡去,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(馬太福音 8:12)

最後兩段經文中,一個提到了將來「得以進入」那「永遠的國」,另一個提到過去另一些「本國的子民」被「趕到外邊黑暗裡去」。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馬太福音8:12的比喻裡,「本國的子民」指的是舊約被神揀選的以色列人。當他們棄絕了耶穌基督,他們也就被趕出了神的國。但有趣的是,他們曾經也是神的國的前居民,之後信奉耶穌的門徒就被「遷到他愛子的國裡」,成為了新移民。這超越時空的概念有點類似學者常用的「已然未然」(already but not yet) 的說法 (Westphal, 1972, p. 238; Houdmann, n.d.),就是已經在神的國裡了,但尚未體現神的國的所有榮耀。所以,如果時間不是一個約束,這就意味著過去、現在、將來都可以同時呈現。這有些深奧,但也是透過我們有限的智慧去體會一個無限的計劃。神的國可以說是整個永恆的宇宙,畢竟神做王,掌權於祂所創的所有一切。這說法雖然正確,但也過於抽象和空泛。一個比較貼切的說法,我們可以嘗試分三段來理解神的國:第一段是與以色列為民的國度,第二段是與教會門徒為民的國度,第三段是天堂的國度。我們正處於第二段,也就是在神的國中敬拜主耶穌為王,同時也期盼將來能夠直接「保送」到第三段的天堂國度,永遠與神同在。

結論

神的國的概念,廣泛來說,是一個超越時空的一個屬靈國度;但實際上對我們來說,正是世上的教會 (馬太福音 18:20)。所以,就像一開始所說的,教會就是神的國,與此同時,神的國不只是教會,而是從創世以來,神所掌控的一切,直到永遠。

覃思源博士

2024年四月

Reference

Ferguson, E. (1989). The Everlasting Kingdom: The Kingdom of God in Scripture and in Our Lives. Abilene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.

Houdmann, S. M. (n.d.) “What is the concept of ‘already but not yet’?” Retrieved [March 27, 2024], from https://www.gotquestions.org/what-happens-after-death.html.

O’Neill, J. C. (1993). The Kingdom of God. Novum Testamentum, 35(2), 130–141. https://doi.org/10.2307/1560882

Vasilevich, N. (2013). Already but not yet. The Ecumenical Review, 65(3), 342-345.

Westphal, M. (1972). Hegel, Tillich, and the Secular. The Journal of Religion, 52(3), 223–239. http://www.jstor.org/stable/1201941

Zenos, A. C. (1894). Jesus’ Idea of the Kingdom of God. The Biblical World, 3(1), 35-44.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on by .

About Dr. Steve Chin

1964年出生於台灣。14歲美國留學。結婚35年,育有三個女兒,四個孫。 建立教會與牧會36年於波士頓、雙子城、台北、上海、香港等教會。 學歷包括波士頓大學學士、美國福樂神學院碩士、南非大學神學博士。

Leave a ReplyCancel reply